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万小时定律”被推翻,最成功的人真的不是最努力的

科研圈 科研圈 2019-11-23

关于刻意练习的原始论文已经被引用近 1 万次,由此衍生的“一万小时定律”也在大众文化中广为流传。但是,最近一项研究重复了当年的实验,发现对于优秀的小提琴手而言,练习带来的进步并没有过去认为的那么显著。事实上,那些有潜力成为世界大师的“精英级”小提琴手的练习时间显著少于水平略低于他们的“优秀级”小提琴手。


图片来源:Pixabay


撰文 三水

编辑 戚译引


许多自我管理方面的书籍都喜欢强调努力的重要性,并常常引用畅销书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在《异类》中的一句话:“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一万小时大约相当于十年以上高强度的练习。这条“一万小时定律”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很多人开始用它激励自己学习新事物。但是人们引用时似乎漏掉了后半句——“但是必要条件并不是充分条件”。实际上,最近一项研究重复了当年的原始研究,得到了不一样的结果——对于真正的“天才”而言,练习并没有过去认为的那么重要。



“一万小时定律”的诞生


自 19 世纪中期以来,科学家们对“天才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这一问题争论不休。“先天论”支持者的代表人物是达尔文的表弟弗朗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他也是优生学的奠基人,认为应当通过人为筛选留下“优质”的基因;而“后天论”支持者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John Watson),他认为人的所有行为、人格都是后天习得,并由此开创了行为主义学派。


优生学在二战时期得到了纳粹的大力支持,也随着纳粹的倒台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而行为主义学派继续发展壮大。到 1993 年,瑞典心理学家 K·安德斯·埃里克森(K. Anders Ericsson)及其同事提出了“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的概念,尝试对这一问题进行解答。刻意练习指以提高在某领域的水平为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例如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练习。埃里克森等人调查了不同水平的小提琴演奏者的练习时间,发现演奏者间的个体差异与其刻意练习的时间密切相关,甚至是优秀的演奏者也不例外。


埃里克森在这篇论文中写道:“许多曾经被认为体现出内在天赋的特征,事实上是至少 10 年以上高强度练习的结果。”这项研究结果有力支持了“后天论”观点,它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被引用接近 1 万次,还催生了很多畅销书籍,例如埃里克森自己的《刻意练习》和前文提到的《异类》,二十多年后仍然在大众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


图片来源:Pixabay


重复经典研究


最近,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的心理学家布洛克·N·马克纳马拉(Brooke N. Macnamara)及合作者梅格·梅特拉(Megha Maitra) 重复了埃里克森当年的研究,发现“一万小时定律”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有效。研究论文在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发表(DOI:10.1098/rsos.190327)。


效仿埃里克森的实验设计,研究者们招募了三组不同演奏水平的小提琴专业学生,分别是精英级(有发展成世界级独奏家的潜质)、优秀级(有可能成为职业演奏家)和良好级(来自排名更低的院校,可能成为音乐教师或普通演奏家)。他们通过结构化访谈、记日记等方法获得了参与者们练习小提琴的时间,包括独自练习时间和在教师指导下练习的时间。他们发现:


1、练习时间与小提琴手水平间并不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尽管精英级小提琴手和专业级小提琴手的练习时间都显著多于良好级,但是精英级小提琴手的练习时间显著少于专业级小提琴手。


2、 刻意练习时间只能解释不同水平演奏者演奏中 26% 的变化,在埃里克森等人的研究中,这一数据为 48%。(来自体育运动研究的数据甚至更加惨烈——对于精英级的运动员来说,刻意练习只能解释差异的 1%。)



“一万小时定律”为何失灵?


为什么会出现与前人不同的研究结果呢?研究者们认为有三种可能。


首先,实验参与者专业水平不同,而实验表明刻意练习时间对高专业水平小提琴手的影响会变小。在马克纳马拉等人的研究中,精英级和优秀级小提琴手都来自克利夫兰音乐学院(Cleveland Institute of Music),而在埃里克森等人的研究中,参与者来自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Music Academy of West Berlin)。尽管它们都是国际知名的音乐院校,但是考虑到年代的差异,例如今天的小提琴手参加的国际比赛要比 1993 年多许多,马克纳马拉这项研究中的小提琴手可能整体水平更高。


其次,埃里克森等人的研究中没有采用双盲实验,研究结果可能受到了实验者期望效应和反应偏差的影响。埃里克森等人在访谈中告知了参与者实验目的,参与者可能会有意识或潜意识地改变自己的反应来迎合实验者的期待。而马克纳马拉等人在研究中使用了双盲的研究方法,即实验者不知道参与者的组别,参与者也不知道实验的分组设计和真实的实验目的。


最后,埃里克森等人在统计中可能犯了 Ⅰ 型错误(又叫弃真错误),指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正确假设。



天才究竟有何不同?


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只有精神高度集中、有针对性地练习,并且能够得到专业人士的即时反馈,才能达到提升水平的效果。而就像同一个班的学生成绩也有差异一样,即使每个人都按照同样的方式进行训练,最终能够达到的水平也各不相同。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忽略一点,那就是努力并不是练习时间的简单累积。为了更好地阐述刻意练习,埃里克森将其和玩耍与工作这两种活动做了对比。例如,普通爱好者打篮球纯粹是为了享受打球的过程,即使他们打篮球的时间累计超过一万小时,也很难达到精英级水平,因为他们是在玩耍。而对职业篮球运动员来说,打篮球是工作,这种活动存在一定的重复性劳动,而且往往还存在竞争;尽管他们会刻意练习篮球技巧,但是工作的驱动力在于外部奖赏(例如薪水),所以当他们对现状感到满意的时候,可能也就失去了进一步提升自我的动力。也就是说,工作也很难让人达到精英级水平。


图片来源:Pixabay


那么,当人们达到专业级水平,朝着精英级努力的时候,“一万小时定律”为什么失效了呢?一个可能的解释就是精英级往往采取不一样的评价标准,这些相关能力不一定能够通过刻意练习得到提升。马克纳马拉等人的研究发现,对于专业级小提琴手来说,练习能够提高他们演奏的可重复性,即减少演奏中的变化,让发挥更加稳定;但是想要达到精英级小提琴手的水平,仅仅发挥稳定可是不够的。事实上,在马克纳马拉等人的研究中,精英级小提琴手的练习时间显著少于专业级小提琴手。


马克纳马拉说:“从统计和理论的角度来看,刻意练习无疑是很重要的。它只是没有人们认为的那么重要。”不过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只有当刻意练习不再能够帮助你和周围的人拉开差距的时候,你才能说刻意练习不重要。


论文信息:

Macnamara Brooke N. and Maitra Megha 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expert performance: revisiting Ericsson, Krampe & Tesch-Römer (1993)6R. Soc. open sci.

http://doi.org/10.1098/rsos.19032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研圈”。如需转载,请在“科研圈”后台回复“转载”,或通过公众号菜单与我们取得联系。

参考资料: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4-07/afps-bae070214.php 

Hambrick, D. Z. , Oswald, F. L. , Altmann, E. M. , Meinz, E. J. , Gobet, F. , & Campitelli, G. . (2014). Deliberate practice: is that all it takes to become an expert?. Intelligence, 45, 34-45.


▽ 精彩回顾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